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
“今年1—6月,宜宾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7.9%,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19.2%,均居四川省第1位。”
这是宜宾2025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779.84亿元的“成绩单”中,一组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全社会用电量关联指标。
据宜宾有关负责人分析,居全省第一位的工业用电量数据的背后,意味着今年以来,宜宾企业的机器在高速运转,而且比往年更快,活跃度高。那么,作为宜宾千亿主导产业的白酒、动力电池,以及产业规模居全省第一的晶硅光伏,上半年让“机器”转起来的表现如何?下半年后劲怎样?
优质白酒承压增长
产值增长6.1%
位于宜宾市翠屏区的五粮液厂区一景。(翠屏区委宣传部供图)
宜宾有着“中国酒都”的美誉。今年1-6月,宜宾优质白酒承压增长,表现亮眼,实现产值439.97亿元、增长6.1%。
在白酒行业整体遇冷的大环境下,宜宾的优质白酒为何能承压增长?在宜宾市酒业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景元看来,一方面是龙头企业五粮液发挥的“压舱石”作用,另一方面则是规划、政策的强有力支撑。
据罗景元介绍,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战略部署下,宜宾市委、市政府提出“大中小、上下游、酒文旅”一体化酒业发展路径,锚定建设长江上游五粮浓香白酒黄金长廊目标,围绕“产业链纵向整合,构建‘产区共生’生态圈;数字化深度耦合,驱动‘智造流通’新引擎;利益链高效聚合,激活‘抱团发展’加速度;酒文旅跨界融合,拉动‘醉美市场’增长极”开展了系列工作。
这些工作也有了成效:今年上半年,宜宾白酒企业以对品质的坚守赢得市场,产量降幅低于全国全省,出口额同比增长115%;首轮推进5户企业先行先试,目前,南溪酒业、新宇酒业等酒企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五粮液在第八代经典产品上通过瓶码、盒码等七类信息编码,实现全链条数据追踪与质量管控,也实现了企业端与政府监管平台的数据共享,成为当前中国白酒行业数字化溯源管理的标杆案例;试点推行“共享窖池”模式,通过产能互换、委托酿造等方式,激活闲置产能;创新开发酒类文创产品,今年上半年,五粮液文创雪糕、咖啡等产品火爆“出圈”,销售额达1300万元……
今年7月,宜宾首例川酒企业深度融合光伏发电与新型储能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在南溪区正式投运。(左佳奇 景予 供图)
“中国动力电池之都”
动力电池产值同比增长15.6%
宜宾继白酒产业后的第二个千亿产业,则是动力电池产业。今年上半年,宜宾动力电池实现产值533.1亿元,同比增长15.6%。这一组数据,则再次彰显了宜宾作为“中国动力电池之都”的十足动能。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无论是企业,还是研发团队,都不断为宜宾动力电池产业的良性发展带来好消息:
位于长江工业园区的宜宾壹连电子有限公司,是动力电池精密电连接组件的重要供应商,服务四川时代、时代长安等企业,产品在多个品牌的热销车型均有大规模应用。该企业通过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快速壮大发展,今年上半年已经完成产值近3亿元;
位于宜宾三江新区科创中心的智能固态电池创新中心项目预计今年8月底可实现正式投运。该中心是由国内固态电池负极材料顶尖专家——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带领核心团队,通过“江源行动”揭榜挂帅落地宜宾的新型研发机构项目。该中心主要面向低空经济、智能设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应用场景,以突破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能的发展瓶颈为核心使命,重点围绕新型复合锂负极材料的研发、电池智能化设计与制造、电池智能化检测与评价进行研发及孵化布局,为电池行业提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电极材料和技术解决方案。
宜宾长江工业园区一景。(翠屏区委宣传部供图)
位于三江新区的宜宾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三期项目,预计9月底能全部建设完成。作为宜宾市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11.5亿元,计划建设11栋汽车产业标准厂房,拟布局汽车座椅、动力电池PACK、车身冲焊件、底盘副车架、注塑、开卷落料等零部件领域,预计将有10个重点企业入驻。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宜宾市汽车产业链,推动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带动汽车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据了解,今年下半年,宜宾将通过进一步做大做强动力电芯规模、做强做全核心材料配套体系、高质量筹备动力电池大会等举措,力争全产业链产值实现1300亿元,投产及在建规模达240GWh,动力电池产业本地配套率提高5个百分点。
晶硅光伏后劲有力
产值实现15.6%增长
在晶硅光伏产业方面,宜宾抢抓太阳能电池新赛道,加快国家级光伏产业集群建设,今年1—6月实现产值197亿元、在行业深度调整阶段实现15.6%增长,预计全年实现产值近400亿元,产业规模全省第一。这组增长数据的背后,可以说是宜宾新赛道抢先布局,科技创新体系化推进,政策、人才和服务保障措施充分的综合成果体现。
“宜宾造”电池片。(伍雪梅 摄)
据了解,2022年以来,宜宾抢抓太阳能电池片技术迭代“窗口期”,以宜宾高新区为核心,高标准建设万亩光伏产业园,市县一体,整合全市基金、场景、科技等资源,快速集聚英发睿能、四川高景、四川东磁、正泰新能及聚和新材、四川中昱等主辅材优质项目共37个,建成拉棒产能50GW、切片产能50GW、电池片产能56GW,组件产能2GW,综合产能位居全国前列。其中,作为宜宾光伏产业的领军者,四川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39.58%,海外销量同比增长5.2%,电池片销量突破18.5亿片,电池片出货量稳居全球前列;四川东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半年稳步推进自身产品的技术和品质优势,实现了满产释放,通过严控制造成本、突破产量极限、提升电池量产转换效率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位于宜宾市江安县的阳春工业园一景。(江安融媒供图)
同时,从2024年起,宜宾企业更是在保持TOPcon技术领先的基础上,抢先布局BC电池和钙钛矿电池技术,让产业不断迭代升级,增强行业竞争力。其中,宜宾搭建多维度创新平台,与中山大学合作共建的四川逸仙光伏产业创新中心、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的硅基材料创新中心等平台已实质化运营,重点聚焦TOPcon迭代升级、BC及钙钛矿技术开展研究,赋能宜宾光伏企业创新发展。宜宾也将集中资源,全力支持英发睿能牵头,联合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及聚和银浆、松煜设备等单位推进全省光伏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此外,宜宾还通过绿色微电网构建,不断拓展和创新光伏应用场景,增强场景创新“牵引力”,打造具有全国优势的招商引资洼地。
预计今年下半年各企业战略的深入推进,宜宾晶硅光伏产业还将迎来新的增长极。
金领速配-金领速配官网-中国期货配资公司-正规配资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